| 2016年度获奖与荣誉 | 2015年度获奖与荣誉 | 2014年度获奖与荣誉 | 2013年度获奖与荣誉 | |
| 2012年度获奖与荣誉 | 2011年度获奖与荣誉 | 2010年度获奖与荣誉 | 2009年度获奖与荣誉 | |
| 2008年度获奖与荣誉 | 2007年度获奖与荣誉 | 2006年度获奖与荣誉 | 2004-2005年度获奖与荣誉 | 
 
| 
             成果名称  | 
            
             获奖类别  | 
            
             等级  | 
            
             获奖人员  | 
        
| 
             纳米结构单元的宏量制备与宏观尺度组装体的功能化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俞书宏、梁海伟、从怀萍、刘建伟、姚宏斌  | 
        
| 
             NK细胞新亚群发现与相关疾病机制研究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田志刚、魏海明、孙汭、张彩、张建  | 
        
| 
             阿尔茨海默病分子生物学分子功能影像学精准评价及干细胞治疗研究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王培军、申勇、范勇、赵小虎、陈双庆、邵志红、张炜、席芊、王湘彬  | 
        
 
| 
             成果名称  | 
            
             获奖类别  | 
            
             等级  | 
            
             获奖人员  | 
        
| 
             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潘建伟、彭承志、陈宇翱、陆朝阳、陈增兵  | 
        
| 
             恶性肿瘤转移的调控机制及靶向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宋尔卫、王均、姚和瑞、姚雪彪、苏逢锡  | 
        
| 
             响应性高分子的可控合成与超分子组装体功能调控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刘世勇、胡进明、葛治伸、李昌华  | 
        
| 
             基于单自旋量子探针的单分子磁共振探测技术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  | 
            
             特等奖  | 
            
             杜江峰、石发展、王鹏飞、荣星、孔熙、居琛勇、苏吉虎、张琪  | 
        
| 
             荧光分析法在若干新型光电功能材料设计中的应用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赵智、韦先涛、张晓东、代如成、左健  | 
        
| 
             成果名称  | 
            
             获奖类别  | 
            
             等级  | 
            
             获奖人员  | 
        
| 
             单分子尺度的量子调控研究集体  |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  | 
            侯建国、杨金龙、王兵、董振超、王晓平、罗毅、赵瑾、李震宇、赵爱迪、李斌 | |
| 
             纳米材料的宏量制备与组装体功能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俞书宏,梁海伟,从怀萍,刘建伟,姚宏斌  | 
        
| 
             生物界面非线性光谱分析新方法的发展与应用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叶树集,罗毅,李红春  | 
        
| 
             成果名称  | 
            
             获奖类别  | 
            
             等级  | 
            
             获奖人员  | 
        
| 
             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赵忠贤、陈仙辉、王楠林、闻海虎、方忠  | 
        
| 
             有机小分子和金属不对称催化体系及其协同效应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龚流柱、蒋耀忠、吴云东、宓爱巧、唐卓 | 
| 
             抑郁症发病的应激和突触调控机制  | 
            
             高校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周江宁,王光辉,刘荣玉,包爱民,朱德发  | 
        
| 
             亚纳米分辨的等离激元增强单分子拉曼成像技术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  | 
            
             特等奖  | 
            
             董振超、侯建国、张瑞、张尧  | 
        
| 
             SQUID在固体材料异常磁电性能检测中的扩展应用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赵继印、石磊、周仕明、郭宇桥  | 
        
| 
             侯建国  | 
            
             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  | 
            
             安徽省  | 
        
| 
             潘建伟  | 
            
             何梁何利 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 
            
             何梁何利基金会  | 
        
 
| 
             成果名称  | 
            
             获奖类别  | 
            
             等级  | 
            
             获奖人员  | 
        
| 
             基于核自旋的量子计算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杜江峰  | 
        
| 
             特征结构导向构筑无机纳米功能材料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谢毅,吴长征,熊宇杰  | 
        
| 
             手性金属/有机小分子及其联合不对称催化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龚流柱、蒋耀忠、吴云东、宓爱巧、唐卓  | 
        
| 
             非编码RNA在恶性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 
            
             高校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宋尔卫,姚和瑞,王均,苏逢锡,龚畅,于风燕,姚燕丹  | 
        
| 
             潘建伟  | 
            
             2012年国际量子通讯奖  | 
            
             量子通信、测量与计算国际大会  | 
        
 
| 
             成果名称  | 
            
             获奖类别  | 
            
             等级  | 
            
             获奖人员  | 
        
| 
             人体免疫应答影响乙型肝炎临床转归及抗病毒疗效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王福生,田志刚,张 政,施 明,福军亮,徐东平,张纪元,孙 汭,金 磊,邹正升  | 
        
| 
             无机纳米结构制备的方法学、可控生长机理及性能研究  | 
            
             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钱逸泰,刘兆平,熊胜林,刘建伟,莫茂松  | 
        
| 
             基于电子自旋与核自旋的量子计算实验研究  | 
            
             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杜江峰,彭新华,荣星,陈宏伟,居琛勇  | 
        
| 
             重大科技成就奖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  | 
            
             潘建伟  | 
        
| 
             热电材料及其相关纳米结构体系的合成及物性研究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李晓光、晋传贵、章根强、汪伟、张涛  | 
        
| 
             杜江峰  | 
            
             2011年度黄昆物理奖  | 
            
             中国物理学会  | 
        
 
| 
             成果名称  | 
            
             获奖类别  | 
            
             等级  | 
            
             获奖人员  | 
        
| 
             复杂形态和结构的无机功能材料的构筑、自组装原理及性能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俞书宏、杨剑、刘标、郭晓辉、崔先进  | 
        
| 
             关联电子体系新材料合成及物性研究  | 
            
             安徽省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陈仙辉  | 
        
| 
             蛇毒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 
            
             安徽省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牛立文、滕脉坤、朱中良、龚为民  | 
        
| 
             γ射线辐照法制备纳米材料  | 
            
             安徽省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钱逸泰、谢毅、朱英杰、张曼维、余维朝  | 
        
| 
             关联电子体系新材料合成及物性研究  |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陈仙辉  | 
        
| 
             实现16公里自由空间量子态隐形传输(潘建伟实验组)  | 
            
             2010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 
        
| 
             罗毅  | 
            
             2010年Goran Gustafsson奖(瑞典自然科学研究的最高奖项)  | 
            
             Goran Gustafsson基金会  | 
        
| 
             俞书宏  | 
            
             2010年度国际溶剂热水热联合会Roy-Somiya Medal奖章  | 
            
             国际溶剂热水热联合会  | 
        
| 
             俞书宏  | 
            
             2010年度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会评论》新科学家奖”  | 
            
             英国皇家化学会  | 
        
| 
             杜江峰  | 
            
             “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 
            
             中国科学院  | 
        
 
| 
             成果名称  | 
            
             获奖类别  | 
            
             等级  | 
            
             获奖人员  | 
        
| 
             过渡族金属氧(硫)化物的电磁行为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张裕恒、 孙玉平、杨昭荣、谭舜、 戴建明  | 
        
| 
             超灵敏微量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大分子的构象变化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丁延伟、张广照  | 
        
 
| 
             成果名称  | 
            
             获奖类别  | 
            
             等级  | 
            
             获奖人员  | 
        
| 
             介导肝脏损伤与再生的天然免疫识别及其调控机制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田志刚、魏海明、孙汭、张建、郑晓东  | 
        
| 
             “自催化VLS生长合成一维纳米材料及机理研究”  | 
            
             安徽省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陈翌庆、苏勇、周庆涛、王兵  | 
        
| 
             “量子中继器实验被完美实现”  | 
            
             2008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 
        
| 
             “铁基超导材料研究获重大进展”  | 
            
             2008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 
        
| 
             “铁基高温超导研究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 
            
             2008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 
        
| 
             “新型铁基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及相图研究”  | 
            
             200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 
        
| 
             “我科学家发现铁基高温超导材料”  | 
            
             2008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 
        
| 
             “我科学家实现世界首个量子中继器”  | 
            
             2008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 
        
| 
             侯建国  | 
            
             2008年度“陈嘉庚化学科技奖”  | 
            
             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  | 
        
| 
             俞书宏  | 
            
             第四届“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  | 
            
             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  | 
        
| 
             杜江峰  | 
            
             第九届“安徽青年科技奖”  | 
            
             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安徽省人事厅、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 
        
| 
             施蕴渝  | 
            
             安徽省第六届“江淮十大女杰”  | 
            
             安徽省委组织部、安徽省委宣传部、省直机关工委、省经委、省委教育工委、省国资委、省广电局、省妇联  | 
        
 
| 
             成果名称  | 
            
             获奖类别  | 
            
             等级  | 
            
             获奖人员  | 
        
| 
             肝脏天然免疫应答及其肝脏损伤和再生的细胞与分子机制  | 
            
             中华医学科技奖  | 
            
             一等奖  | 
            
             田志刚、魏海明、孙汭、张建、郑晓东  | 
        
| 
             无机纳米结构的设计、可控合成与性能  | 
            
             安徽省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谢毅、吴长征、张 兵、田晓波  | 
        
| 
             介导肝脏损伤与再生的天然免疫识别及其调控机制  | 
            
             安徽省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田志刚、魏海明、孙汭、张建、郑晓东  | 
        
| 
             过渡族金属氧化物自旋电子材料研究  | 
            
             安徽省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孙玉平、杨昭荣、谭舜、戴建明、张裕恒  | 
        
| 
             量子计算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安徽省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杜江峰、石名俊、周先意、韩荣典、邹平  | 
        
| 
             铜、锰等过渡金属氧族化合物纳米结构的控制合成及性质研究  | 
            
             安徽省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张卫新、杨则恒、杨世和、钱逸泰  | 
        
| 
             ApoE基因型与轻度认知损害相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安徽省自然科学奖  | 
            
             三等奖  | 
            
             汪青松、周江宁、黄永璐、何龙泉、陈伟、徐芳  | 
        
| 
             “实现六光子薛定谔猫态”  | 
            
             2007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 
        
| 
             “在多光子纠缠和光学量子计算的实验方面取得新进展”  | 
            
             2007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 
        
| 
             “光量子计算机的物理实现和算法应用”  | 
            
             2007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 
        
| 
             侯建国  | 
            
             200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国家科学技术部  | 
        
| 
             施蕴渝  | 
            
             第三届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 
            
             国家教育部  | 
        
| 
             俞书宏  | 
            
             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 
            
             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协  | 
        
| 
             王兵  | 
            
             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 
            
             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协  | 
        
| 
             牛立文  | 
            
             安徽省模范教师奖  | 
            
             安徽省人事厅、教育厅  | 
        
 
| 
             俞书宏、姚卫棠、陈昭锋  | 
            
             复杂无机结构功能材料的构筑、自组装原理及性能研究  | 
            
             2006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 
        
| 
             陈乾旺、张裕恒、李新建、朱德亮  | 
            
             基于硅基光电集成的多孔硅纳米结构的制备和发光机理研究  | 
            
             2006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 
        
| 
             杨晴、唐凯斌、左健  | 
            
             低维纳米材料的溶液生长机理和微结构研究  | 
            
             2006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 
        
| 
             王兵、王晓平、王冠中、王克东、卢威、韩新海  | 
            
             基于量子点和纳米线的量子器件原理探索  | 
            
             2006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 
        
| 
             实现两粒子复合系统量子态的隐形传输  | 
            
             2006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 
        
| 
             发现一种可有效通过皮肤传送大分子药物的透皮短肽  | 
            
             2006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 
        
| 
             在光纤通信中成功实现一种抗干扰的量子密码分配方案  | 
            
             2006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 
        
| 
             单光子量子态远程克隆  | 
            
             2006年度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  | 
        
| 
             潘建伟  | 
            
             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 
            
             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全国青联  | 
        
| 
             潘建伟  |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 
            
             中国科学院  | 
        
| 
             杨金龙  | 
            
             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 
             谢 毅  | 
            
             第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 
            
             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  | 
        
| 
             梁万珍  | 
            
             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 
            
             全国妇联  | 
        
| 
             王 兵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优秀青年工作者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 
        
 
2004-2005年度获奖与荣誉
| 
             侯建国、杨金龙、王海千、王兵、朱清时  | 
            
             单分子结构与电子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 
            
             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 
             潘建伟、杨涛、赵志、陈增兵、郁司夏  | 
            
             基于线性光学器件的量子通讯与量子计算  | 
            
             2005年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 
        
| 
             吴缅、宋质银  | 
            
             癌症基因Survivin在肿瘤细胞中抗凋亡机制研究  | 
            
             2005年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 
        
| 
             王兵、王克东、卢威、王海千  | 
            
             基于量子点和单分子的单电子器件原理研究  | 
            
             2004年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  | 
        
| 
             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首次单分子自旋态控制  | 
            
             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 
        
| 
             中国在量子信息实验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200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 
        
| 
             多粒子纠缠态的制备与操纵  | 
            
             2004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 
        
| 
             潘建伟  | 
            
             2005年度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  | 
            
             欧洲物理学会  | 
        
| 
             潘建伟  | 
            
             2005年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  | 
            
             中国科学院  | 
        
| 
             潘建伟  | 
            
             2005年杰出求是科学奖  | 
            
             中国科协  | 
        
| 
             施蕴渝  | 
            
             第二届“十大女杰”荣誉称号  | 
            
             中国科学院  | 
        
| 
             吴 缅  | 
            
             首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  | 
            
             国务院侨办  | 
        
| 
             侯建国  | 
            
             全国优秀博士后荣誉称号  | 
            
             国家人事部  | 
        
| 
             赵 志  | 
            
             全国优秀博士后荣誉称号  | 
            
             国家人事部  |